2022年學術論文發表

吳珮瑀(2022)以焦點解決短期治療對慢性疲勞症候群工作者之應用。諮商與輔導,(443),19-21。

黃玉寶(2022,12月5日)超個人心理學。諮商與輔導,(444),26-28。

李蕙如、黃暐程(2022,5月27日)排灣族長嗣繼承制中的長女身影-在愛、責任與認同之間的流連往返〔壁報論文發表〕。後疫情時代諮商輔導的發展:助人工作的挑戰、因應與機遇,嘉義大學:台灣。

張永霖、彭兆謙、黃國彰(2022,11月19日)「老師,我想的怎麼跟你不一樣!」動機式晤談團體對國中生處理師生人際知覺矛盾之介入效果初探〔壁報論文發表〕。「2022臺灣諮商心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台北市:台灣。

彭兆謙、張永霖、黃國彰(2022,11月19日)同性婚姻法案通過三週年,性別平權了嗎?高中生對同志相關議題之探究〔壁報論文發表〕。「2022臺灣諮商心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台北市:台灣。

方美珍(2022年7月15日)。[中高齡者應用賽斯心法在靈性成長之經驗]—視訊會議線上發表。大仁科技大學2022【生命教育與跨域研究】學術研討會。舉辦地:中華民國

陳新宜(2022)。學校輔導工作中的多證照諮商心理師。諮商與輔導,433,12-15。

呂佳穎(2022)。以情緒焦點家族治療探討青少年家庭親子衝突與處遇建議。諮商與輔導

鄭名汝(2022)。情緒取向在遠距離婚姻諮商中的應用。諮商與輔導,433,31-34。

黃崇能、龔玉婷(2022,3月26日)。學校本位特色核心素養導向課程發展:以學校與社區協力推動伯公照護站老幼同樂為例。〔海報發表〕。「2022國立屏東大學教育學系博/碩士生學術研討會」,屏東縣:台灣。

黃崇能、陳惠蓮、李涂怡娟  (2022)。社會工作者如何影響農村社區中的量能:從跨域的動態參與到建構可行性模式之研究。現代桃花源學刊,第11期,45-81。

黃星瑜、黃崇能(2022,3月16日)。疫情下社區科技遠距健康照護物聯網應用模式建構:以社會工作者在屏東縣內埔鄉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為例〔口頭發表〕。「2022資訊科技應用學術研討會」,台北市:台灣。

許惠貞、黃崇能(2022,3月19日)。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方案指導員至偏遠地區服務意願之探討:以社會工作者在高雄市六龜區社區關懷據點建構福利服務輸送模式倡導為例〔海報發表〕。「第十二屆「醫學與社會理論暨實務研討會」,台中市:台灣。

黃崇能、黃星瑜(2022,3月19日)。後疫情時代下社會工作新服務模式建構可行性之研究:以屏東縣內埔鄉社區關懷據點為例〔口頭發表〕。「第十二屆醫學與社會理論暨實務研討會」,台中市:台灣。

黃瀚諄、陳秋瑩、莊曉雯、黃崇能(2022,3月18日)。高齡營養健康遊戲化聊天機器人Elder Nutrition gamificationChatbot (ENGC)之開發研究〔口頭發表〕。「2022高齡福祉科技研討會」,台北市:台灣。

吳怡萱(2022)。從少數族群壓力模式探討同志喪偶的哀傷復原歷程。諮商與輔導,438,25-29。

康雅雯(2022,5月6日)。一位學校輔導工作者之實務反思—以跨世代家族治療取向之處遇策略探討拒學行為的青少年〔壁報論文發表〕。「2022諮商趨勢前瞻國際學術研討會」,台灣。

黃薏珺(2022,6月25日)。成人愛情關係中不告別經驗〔壁報論文〕。「社區諮商的多元樣貌暨暨大輔諮21週年學術研討會」,台灣。

鍾孟珊(2022,9月4日)。精神科醫師面對個案自殺身亡之心理歷程探究。「2022年台灣自殺防治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台灣。

李章歆(2022,12月)。家人罹癌與家庭系統的關係:給實務者的啟示。諮商與輔導。(尚未刊登)

蔡昀庭(2022,10月15日)。成人依附、伴侶因應與復原力之關係:以主角與伴侶相依中介模式探討〔海報發表〕。「2022台灣心理學年會:變遷下的韌性-從個人、社會到文化」,台灣。

彭君柔(2022,10月15日)。大專院校籃球運動員運動傷害至復原歷程壁報論文。「2022台灣心理學年會:變遷下的韌性-從個人、社會到文化」,台灣。

方美珍(2022,7月15日)。中高齡者應用賽斯心法在靈性成長之經驗。大仁科技大學2022生命教育與跨域研究學術研討會,台灣。

許元樵 (2017)。從完形諮商看後悔情緒。諮商與輔導381,    30-32。

許元樵、曾聖傳(2019)諮商實習心理師在學校跨系統合作的多重角色探討-以南部某學生輔導諮商中心為例輔導季刊,55(2),   44-49。

雲國豪(2022,1203)。論後疫情防疫人員的心理彈性(Resilience)〔海報發表〕。發現生命之美~正念教育學術季實務研討會,新北市:台灣。

吳珮瑀(2022)。以焦點解決短期治療對慢性疲勞症候群工作者之應用。諮商與輔導,443(期),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