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正向心理:諮商與教育》期刊 第一期

編者的話

本期的「主題文章」計有四篇。前兩篇與正向心理學的發展有關,後兩篇 則與正向心理學的應用有關。在第一篇“The best possible life in a troubled world: The seven principles of self-transcendence”中,作者Paul Wong對於Martin Seligman 所引領倡導的正向心理學提出批判,認為真正的幸福必須在苦(陰)與樂 (陽)之間取得動態平衡,主張人們可透過擁抱和超越苦難達成心盛,並提供 了七項自我超越的原則。在第二篇〈超越苦難與修養成熟幸福的「正向心理學 2.0」及其開創者Dr. Paul Wong簡介〉中,作者張淑美延續第一篇的內容,除了 說明Dr. Paul Wong的正向心理學2.0之主張外,也介紹其生平與學術貢獻。在第 三篇〈論正向心理治療取向與臨床應用〉中,作者葉寶玲簡介不同焦點的正向 心理治療模式,指出此可做為發展典範的契機,但尚須面對治療技術的挑戰與 考驗。在第四篇〈正向教育及其實踐〉中,作者陳品華介紹正向心理學在教育 情境中的應用,說明正向教育的意涵,以及其於實踐上的作法及考量。

本期的「專論文章」計有五篇。在第一篇〈感恩本質的回顧與省思〉中, 作者林志哲回顧並省思感恩的本質,指出互惠性為感恩的關鍵內涵,未來研究 及實務應用應加以重視。在第二篇〈我命由我不由天?當代弱勢青少年社會生 態復原力保護因子之建構〉中,作者白倩如及曾華源提出生態環境為壓迫弱勢 青少年的主因,主張從傳統個體層次與優勢資本的焦點轉移至Ungar之社會生態 復原力,並據此提出建構社區、家庭及個人之多層級系統的保護因子及實務介 入方式。在第三篇〈從病態到正向的發展途徑:成功老化研究議題的演進與趨 勢〉中,作者葉俊廷論述成功老化研究的定義與多元發展,並從中歸納出六個 重要的研究議題。在第四篇〈正念心理健康機制統整性理論架構及神經科 學觀點〉中,作者林宏南依據Hölzel等人所提出的理論架構並彙整有關文獻, 介紹正念運作的成分,以及各成分所涉及的神經機制。在第五篇〈提升同理 虛擬實境是解方?〉中,作者鄭萍茹回顧虛擬實境應用於提升同理心的 相關研究與應用潛能,及其所涉及的倫理議題與局限。

本期的「研究論文」計有二篇。在第一篇〈應用虛擬實境與沉浸式敘事於 降低男同志偏見與提升同理心之初探〉中,作者王大維建置360度男同志自我敘 iv 編者的話 說虛擬影片,進行實驗研究,結果發現以VR頭盔觀看自我述說影片可以降低對 男同志之偏見及提高特質同理,觀看者也對影片中男同志主角持高度的情境同 理心;作者也對後續以真人敘事與VR發展性別平等教育及諮商輔導介入提出建 議。在第二篇〈不同性別與學習成就之學生在合作學習與講述教學下對國文科 內外學習動機之效果研究〉中,作者鄭雯等人進行實驗比較兩種教學法對國中 生國文科學習動機的影響,並瞭解性別與學習成就於其間的調節效果,結果顯 示合作學習法能夠提升男學生而非女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而講述教學法更能 提升高學習成就學生的外在學習動機。

本期的「實務論文」僅一篇,在〈園藝療育方案對遊客品味與幸福感之影 響〉中,作者陳柏霖與心理師共同設計以正向心理學為基礎的一日園藝療育方 案,並進行實驗研究,結果發現接受園藝實作的實驗組在品味策略及幸福感上 都較僅是入園遊憩的對照組為高。

《正向心理:諮商與教育》主編/副主編 張麗麗、陳品華、葉寶玲 謹誌 20226

 

 

第一期期刊目次

作者

篇名

Paul P.T Wong

The Best Possible Life in a Troubled World: The Seven Principles of Self-Transcendence

張淑美

超越苦難與修養成熟幸福的「正向心理學2.0」及其開創者Dr. Paul Wong 簡介

葉寶玲

論正向心理治療取向與臨床應用

陳品華

正向教育及其實踐 

林志哲 

感恩本質的回顧與省思

白倩如、曾華源

我命由我不由天?當代弱勢青少年社會生態復原力保護因子之建構

葉俊廷

從病態到正向的發展途徑:成功老化研究議題的演進與趨勢

林宏南

正念心理健康機制──統整性理論架構及神經科學觀點

鄭萍茹

提升同理心──虛擬實境是解方?

王大維

應用虛擬實境與沉浸式敘事於降低男同志偏見與提升同理心之初探

鄭雯、夏珮甄、張雅鳳、吳蕙如、洪嘉欣

同性別與學習成就之學生在合作學習與講述教學下對國文科內外學習動機之 效果研究

陳柏霖

園藝療育方案對遊客品味與幸福感之影響

瀏覽數: